新闻动态
商旺宝:新零售争夺核心点,社区成选址风口
2019年12月18日

当今社会都在倡导“美好生活”,商业地产承载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购物消费需求和休闲体验需求的功能,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商业更是与居民密切相关,联系最为紧密的环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诞生了越来越多人口密集度较高的小区,“小区经济”应运而生。

理论上,社区商业占据人们日常消费的50-6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预计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增长至48万亿元,而社区服务市场规模可达13.5万亿元。因此,社区商业将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重要环节,也是商业地产必争的重要环节,很多人也从中嗅到了商机,纷纷挺进社区。

例如星巴克一直以来是给白领打造一个比工作环境轻松的第三空间,但是这种普通的门店的密度已经饱和。而社区店作为一个突破口,这个多元化门店模型是从生活切入,有更大的空间发展,给社区人提供一个和生活相关的第三空间,整体风格也和普通门店大不相同。

普通门店

社区店

门店分布的背后隐藏着品牌对目标市场的细分,这是由品牌定位决定的,也是由产品和服务模式决定的。星巴克的社区店是想吸引另外一拨人,以获得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里,从而获得更大的消费者。

但是虽然社区店商机无限,但要想完全在社区获得生存空间,就要跟得上居民需求,必须改变经营模式,从原来满足单纯购物需求转向满足各种消费需求。

一、APP+社区商业与互联网技术下的消费模式的融合

从实体店运营,到网店,到新零售,依赖互联网科技的线上线下结合的运营模式在社区商业中逐渐承担主导作用。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线上线下社区商业、社区服务与管理、社群组织融为一体,借助社区的形式发生更多交互的场景,增加与住户的沟通和粘性,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和品牌形象,继而促进其它板块业务的发展。以连接社区生活为引线,设置互动社区社交、社区电商购物、管家全面服务等。

社区商业与互联网技术下的消费模式的融合,创建有触动的场景与体验,构建差异化的、有自主特色的互联网+模式。例如,生活服务方面,都市白领工作繁忙,居家老人行动不便,都可以网上下单,送货上门。在同业都在做大而全的时候,新的模式似乎可以思考打造“精、专、优”的特色。

二、社区商业与新业态新物种的融合

新业态、新物种正在改变居民的消费方式,例如生鲜自提柜,客户再也不需要一天辛苦工作后还要去市场买菜,只要提前下单选择取货柜,下班时就可以直接获取新鲜的食材蔬果。现实操作中,盒马鲜生就打破了“超市买菜-回家做饭”的惯性思维。

拥抱新物种,就是拥抱消费者,社区商业应该充分考虑与新业态新物种的融合。

近来,刷脸成为热议话题,无人商店渐露锋芒,社区商业运营似乎又积累了新能量。

三、老年消费与少儿消费为内核启动家庭消费

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居民对社区商业的需求:

当处在单身独立生活时期,家庭观念较弱,生活以朋友圈社交为主,对家附近商业需求度最弱。

当处在结婚尚无子女时期,正在逐步形成家庭观念,受婚姻生活影响对家附近商业需求度逐步增强。

当孩子在学前或小学时,家庭观念在快速成形中,同时受孩子行动能力和成长需求的影响,对家附近商业的需求度达到峰值。

当孩子在初中或高中时,家庭观念已经形成并相对稳定,不再受孩子的行动能力束缚,对家附近的商业需求度适当减弱。

当与子女分开生活后,生活又回归关注自我,对于家附近的商业需求度再适当减弱。

当步入老年,随着年龄增大行动力逐步下降,对其他商业需求度逐步减弱至零,家附近的商业需求稳定在中等水平。

因此,社区商业应该为不同年龄和人生阶段的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高龄老人服务、活力老人休闲购物、儿童成长、家庭陪伴、年轻人娱乐社交是社区商业主要的需求满足,但不可忽略的是,老年人、少儿是社区实质上真正的常住人口,因此上述消费中以老人、儿童为核心的家庭服务与陪同消费的比重更大。

儿童体验消费的带动已经成为社区商业所重视与引导的关键因素。在儿童与家庭消费的基础上,社区商业关注老人服务和消费,与人文关怀相融合,包括在业态与经营上充分体现,例如生鲜超市与服务项目的结合、社区药房与医院的结合、商店配送与照料的结合等等;高龄老人的社区服务也应得到一定的培育与发展。

而值得重视的是,那些不同于一般老人的活力老人,他们身体健康、活动范围广、经济收入稳定,并且消费观念时尚。尽管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都相对超前,但该类人群的消费市场的潜力并没有得充分的挖掘,消费普及未引起重视。

社区商业作为一种满足社区范围内的居民消费的属地型商业,如何挖掘不同不同年龄/人生阶段的客户需求,是未来社区商业细分市场的关键。提升自身差异化和品类细分,加速形成自身竞争力。

四、从物质到情怀体验消费 凸显社交体验元素

消费方式正在发生转移:从简单的物质消费向高品质的精神消费转移,从自身消费向社交消费转移,从日常商品消费向时间消费转移。因此,未来的社区商业不仅仅是日常消费的地方,应更加强调成为社交体验的场所。尤其随着空巢老人集聚以及家庭结构的瓦解、邻里关系的崩溃,社区商业已经上不仅是售卖商品/服务,同时也是社区居民人际交往和社交的中心。同时,亦只有良好的现场消费体验,才能激发出实体商业与网上购物抗衡的活力与能量。

未来的社区店可能会混杂各种功能,有图书有音乐有电器有日用百货。未来的店,不是标品,也不是专卖,而是整个社区的需求集合,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等,每个社区店只会提供当地社区感兴趣的产品,而非标配的产品,所谓千人千面,也会在这里体现。

社区店的兴起,无疑说明,消费者越来越需要一种可以贴近、体验的有形消费空间,社区商业正成为销售渠道多样化的体现,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